周五出了点意外,没能按时发送邮件。至今我也没想明白停车后,下车,右手关门,转身往后面走,为什么左手会被门夹了……应该没有太大事。感谢大家惦记和出主意了。以后如果有突发情况发不了邮件还是在朋友圈会有提示。
周五A 股上午开盘暴涨,下午又跌回来。强势指数还是上涨,所有指数估值有涨有跌。目前这个地方,实际上,变盘随时可能发生,如果任何一天趋势扭转,开始一波上涨,我不会感到任何意外。
之前说过,趋势扭转,一方面要市场极度便宜,一方面是要有一个催化剂。
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才会引爆特别便宜的市场。2005 年是股权分置、外汇改革以及QFII 进入三大事件共振,最终上涨7 倍。2008 跌到无比便宜,最终还是降息降准引发几个月翻番的暴涨。所以一般来说,市场的扭转需要一个催化剂,通常来讲会是某项政策。主要是金融或者货币政策。由此,很多人说A 股是政策市。
一方面,要说A 股是政策市也没错,但哪个股市不是政策市?好好了解一下世界股市的历史就懂了。货币和财政政策对股市影响非常大。
另一方面,不是说任何时候政策对股市都有用。而是股市本身要极便宜或者极贵,政策一两拨千斤,才会改变趋势。所以这里的先后顺序不要弄错。是股市本身具备了转折基础,政策作为催化剂才会发挥作用。
所以,各位要观察,这次,到底是哪个政策的推出会扭转趋势。
目前我们观察的各指数还没有趋势改变的迹象,全指金融看起来有点希望,下周确认。然而最诡异的是,中证军工macd 和bbi 居然走好了。这里就太有意思了:各位可以通过军工观察一下,到底我们的趋势判断作为单独判断依据,是否能根据它交易。目前军工50 多倍估值,我们绝不会买入。但另一方面,我们的辅助参考体系趋势又已经走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实际观察机会,咱们一起看看军工后面的表现。
从本质上来说,我的操作依据一定是主要根据估值。只有在估值合适或者便宜的时候,才会根据趋势走好做右侧交易。军工这样50 多倍估值,增长率只有十几个点的指数,我一定不会买。但是,我不买不意味着它不涨。但这就是本人的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
好久没有回答问题了,回答一个。
大家注意,如果有收不到邮件等情况请微信联系我。不要邮件反映情况。一个是慢,一个是我可能很久才能看到。邮件只是用来提问的。
回答问题:"一直想不通成长性这个指标如何融入我们的策略里?完全不考虑感觉肯定不对,看您邮寄的是根据最近一季度的TTM 成长率来推测1 年后的分位点,那么您的方法是按1 年后的分位点来判断现指数的所在区间,然后决定这里要多少持仓吗?还是说不需要考虑,因为每个指数震荡空间的这个结果其实已经包含反映了成长性预期这个因素了?"我在表格中会列出一个“12 个月后估值”。这个并不是根据最近一季度成长率,而是根据过去五年成长率,根据各指数特点不同,取一个比较合理的增长率。
成长性当然对于指数投资有意义。比如咱们观察A 股历史,为什么红利指数永远都是十几倍,到二十多倍已经是牛市顶峰了。为什么25 倍却是过去二十多年医药指数的最低点?有意思的是,20 多倍最低的医药,涨幅却比常年十几倍的红利还要高。要知道,红利已经是很不错的指数了。
所以,单纯看某个指数估值是多少,我不是说不行,但你要知道意义不是很大。
10 倍估值不一定比20 倍便宜,未必更值得投资。
在这里,我想结合成长性考虑估值的时候,不要追求太精确。模糊的正确即可。
大概能算出过去五年,行业或者指数的增长率高低点,有个平均增长率的概念即可。另外,有一点需要注意,即,我们讨论成长性对指数估值的影响,要放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比如,首先要求的是指数本身估值不能太高。比如高于40 倍就属于太高,无论它的成长性多高,也不能买。哪怕未来真的高成长,也会因为估值过高,赚不到什么钱。我这里说的是指数,不是个股。
在一个合理范围内,再比较各指数成长性,估值情况,做出一个取舍。可以预见的未来成长性高一点的指数,估值给高一点没问题。
再次提醒大家,收不到邮件就去垃圾箱和订阅邮件看。绝大部分时间收不到的邮件都在里面!
大家有问题就回复邮件,如果没有及时回答你的问题不必着急。如果你写信的日期已经超过上面的日期,你又觉得自己的问题很重要,可以再次发送邮件。
估值图:
特别说明:本数据源取自专业数据提供商,准确性没有问题;估值计算模型由团队独立开发,导致计算结果与中证公司公布的不同。这点是必然的,由于中证公司公布的市盈率银行等大盘股占据巨大的权重,导致计算结果存在极大的误导性,我们才独立开发这套A 股估值系统。建议大家理性看待所有包括大盘股的官方公布的市盈率、市净率数据。官方公布的小盘股双率数据相对来说准确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