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70407指数估值:投资的本质;灵活的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方案

发布时间:2025年6月17日 08:58

#2017邮件

今日各指数上涨,实际上今天下跌的家数更多,有1700多家。叠加年报披露因素,大部分指数的估值反而略有下降。

各位看目前各指数估值的百分位情况。大部分指数都处在平均-略高之间(我定义85%以上是过高,双均90%以上是危险卖出区间)。所以未来上涨还是下跌都很正常。但这里就是牵扯到一个概率的问题。两重含义:上涨的概率大还是下跌的概率大?如果上涨,自己的仓位会赚多少?如果下跌,会赔多少?这两个问题想清楚,根据估值表计算一下,心里就有底了。如果你实在不知道自己的“舒服”仓位区间在哪里,可以结合估值表的现处历史百分比数据简单量化一下。能够回答上面两个问题即可。

门票组合继续上涨。不多说。今天也没有新的门票被选出。

其实我的量化选股思路,也与投资指数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共同点在于,以历史数据为基础,找出规律,用某些策略应用规律,实现未来大概率的胜利。量化选股的几条标准,分解一下很简单。比如过去五年每个季度利润增长。这样选出的股票,不敢说每只都是好股票,也一定是大多数都是好股票。这个思路类似于,你从全北京十几万的孩子中,选择小学、初中、高中每次考试都在前十名的学生。选出几百个。你让他们去考大学,然后这些人里面几年后再去考研,考博士。我不敢说他们大学硕士博士都能考好,但这几百人里面大多数一定是能考好的。至少他的智商和考试技能都具备。之后虽然也许会因为其它的一些因素导致某些人不好好学习考得不好,但大多数,大概率一定是。这就是五年利润持续增长的意义。想在五年中每个季度利润都在增长,这真的很难。

然后就是估值不能高。估值要小于利润增速。这就限定了好股之外的“好价”。看过我博客的朋友可能知道,以前我喜欢说的是,“好股好价,长期持有,价值选股,趋势操作”。好股票要有好价格才可能有好收益。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很多牛股也不便宜,也不是五年利润持续增长,所以我们选不到。选不到就选不到,有什么问题?没有任何问题啊。你可以去翻翻那些华尔街大师的历史,看看他们买的股票是不是那些特别NB的大牛股?买不到最耀眼的明星,你也依然能赚钱。

这就又回到了另一个角度:是不是追明星股才能赚钱?记得之前有一个雪球热门股定律。也就是雪球上哪些股票被追成热门股,哪些股票就要杀人了。各位可以看看门票股里面给咱们赚钱最多的股票。唐山港,这是什么?伟星新材,这是干什么的公司?一个是一个最不起眼的港口,一个是做什么PPR管子的公司。这样的公司永远也跟高大上的热门股联系不起来。然而,正是因为如此,它才能足够的便宜,才会为我们赚钱。

指数投资当然也是如此。这几天中证环保涨了,我估计有很多人又在追环保股票。各位看看自己账户里的环保指数基金,他们这就是给咱们抬轿子啊。当初没涨的时候他们去哪儿了?各位可以看看自己的账户和交易记录,你会发现一件特别神奇的事情。这一年多的邮件中,提到的每一个品种,每一个,任何一个品种,都是赚钱的。几十个品种是如何做到的?很简单。特别简单。我们做的事情永远是悄悄的逢低吸纳,越跌越买,从不追热门。只会将咱们自己逢低收集来的便宜筹码,在别人当做热门追的时候卖给他们。这两者的区别,交易习惯的改变,是咱们每个人投资生涯中真正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改变。数据、策略,都是具体的术。只有真正领悟这个道,才有可能未来几十年依然笑傲股市。像一个真正的大师一样,耐心的、悄悄地、逢低吸纳。然后安安静静攥在手里,等待傻瓜们来用不可思议的价格把他们抢走。

最近这一年多,上证指数始终在3000-3300之间波动。会不会国家队将允许的指数波动区间设置在这个波段?下一次再回到3100左右的时候,我也许会开个网格,吃这个“国家队波段”。初步估计用300或500做。仓位可能比一般的网格稍微大一点。具体的到时候再看。

回答问题:12月5日

”我按照e大所说的最简单的方法:固定比例,定期平衡。做出了下图自己的计划配置:A股55%(15%大盘股,20%小盘股,20%看好行业),债券25%,国外市场10%,油5%,金属5%。比如现在全市场是85%,那么用1-0.85,得出应该配置15%仓位,这15%是所有资金的15%还是计划配给该大类资金的15%?“

按照常理说,是该大类的15%。比如某个大类你给50%配置。目前估值在历史均值,也就是50%。那么你就可以给该大类25%的仓位。但是这个原则也需要灵活掌握。比如你刚开始布局,都是0仓位。完全可以在估值不高的时候都配置一些。比如计划在债券估值并不低的时候,已经配置了一个多点的债券。这个初始的一点点仓位配置可以不用严格按照之前说的方法做。

另一个,是现在这样几乎所有品种都比较高估的时候,就可以灵活的给一些会影响自己情绪的品种多配置。你的例子,A股的0.55*现在的0.2=0.11。也就是11%的仓位。很多朋友配置到这个仓位会觉得少,A股一涨会导致自己情绪很差。那这时候你就可以稍微多买一些。这是在所有品种都比较贵的情况下。这里面的技巧就是,你可以用一些策略对冲一下风险。比如说如果你买的是增强基金,可能会比指数好一些,这就对冲掉了一部分仓位风险。还有比如广发养老这种能长期跑赢指数的基金。或者自己买门票股打新,都是方法。目的是用策略对冲仓位风险。

另外,如果有长期稳定的可投入收入,也可以稍微突破限制,多配置一些也可以。总之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活学活用。原则一定是没错,怎么走自己的路还是需要各位自己多思考。

原文信息

作者:ETF拯救世界

发布时间:2017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