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70406指数估值:门票;未来视角;汰弱留强的优缺点

发布时间:2025年6月17日 08:58

#2017邮件

今日各指数上涨,涨跌公司大致各占一半。全市场加权估值再次接近2015年12月以来最高。

我们投资的各个品种全面开花,不仅是总资产,各种策略、品种都应该是在新高或者最高点附近。

三季度门票彻底逆天了。

当初建这个组合,只是想记录一下这个选股策略的历史走势。从三季度门票来看情况不错。当然,最近这两天是组合中的唐山港贡献最大。买了这只股票是我们选股能力强还是预判性好?

sorry,都不是。不要吹,就是运气好。

今天组合上涨1.53%,其实就是两只股票做的贡献。一个是唐山港的10%,一个是伟星新材的4.22%。所以一个组合,根本无需各个都是牛股。只要一个组合中有两只,甚至一只牛股,就可以把整个组合的收益率拉上去。这当然也适合于我们的指数投资——只要有一个指数牛,整个组合的收益率也会好。当然,这个打新门票组合是80%的股票都很牛。。

有朋友问唐山港有点拿不住了,是不是要出。因为我在邮件里讨论的是选股策略,而非交易策略。所以如果你参考了门票策略买了股票,怎么买怎么卖还是要有一套自己的交易策略。不过就唐山港现在的情况来看,换手还不到0.2%。基本上你可以把它当做一只新股来看了。所以哪天成交量突然放大,打开或者即将打开涨停,你就可以卖出,或者卖出一部分。一部分的话卖出多少?你可以留利润,也可以留利润+一部分成本。因为你卖出了一部分,所以你持仓部分的收益率就会特别高。这时候你的心理状态应该是完全放松,根本不必在乎它还能涨多少或者跌多少。雄安这个概念,未来也许会反复炒。唐山港算是比较靠谱的概念股,留一部分长期持有也无不可。当然,我不讨论股票,只是说说我自己可能的做法。

今天年报门票股候选再增加一只:

估值略高于利润增速。汽车行业实际上是一个周期性行业,对周期性行业还是要判断一下拐点。这个我不深谈。

所以各位看,现在已经有一半的公司公布了年报,但是符合我们要求的门票股还不到五只。要求很高,获胜的概率也会大一点。我始终认为,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买股票当然可以。但最好的方法并不是深入研究公司然后重仓一个。我认为,一条路是通过量化的手段选出一大批好公司,等权持有。第二条路是找到可以长青的好公司,在不贵的时候买入,长期持有。包括自己在生活中很喜欢的公司。比如腾讯,今天已经是全球第十大市值的公司。而我们每天都在用qq和微信,但在它身上赚钱的人却少之又少。

各位,我相信看我这份邮件的朋友,年龄至少都在25岁以上了。我想大部分都是在30-35岁以上的朋友。换句话说,留给我们真正在资本市场上创造财富的时间,其实也就30年。年纪再大些,就是进入防御阶段了。说30年可能都比较长,可能也就20年吧。

所以,你,我,到底怎么投资,投什么,才会在这20、30年的时间内相对于现在的财富创造最大化的收益,是你我应该努力思考的。我相信答案绝对不是能不能在金隅水泥或者华夏幸福的涨停买入价位上排队买入。我们需要思考的,一定是将目光锁定在更高,更远的未来,用未来的视角来看现在。

今天先提出这个话题。我的思考是,未来20、30年,对于我们在A股的投资,一个重点一定是医药行业。未来中国的老龄化势不可挡。所以未来我们要将很大一部分仓位布置在医药行业。

另一个重点就是科技类企业。中国真正有希望的公司不是中石油工商银行和中国建筑,而是BAT,是华为,滴滴甚至摩拜(不一定是这几家公司)这种代表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的公司。所以未来信息产业和中国互联之类的指数也是我们重点布局的一块。当然,这部分现在估值过高,还要等一等。

回答问题:12月5日

”请教一个问题,如果一个新建指数不满5五年,那么它的五年均值和十年均值怎么样计算比较科学合理?“

这个在我这里没法计算……

”在看投资者的未来的时候,西格尔教授发现,无论从s&p500还是大类行业,1957-2003年指数原始成分公司的收益率基本都高于成分股不断变更的指数收益率。原因是很多新进指数的成分股的估值较高,拖累了整体指数的收益。如果我们有技术和资金打造自己的指数的话,我们是否尽量保持原有指数的成分股(除非新入成分股的性价比高才替换老股)?我记得有次准备入手养老指数的时候就遇到成分股调整,结果新指数的pe飙升。“

没错,一定有这个问题。很多指数的成分股选择标准,都是流动性最好,市值最大之类的标准。这样当你把一部分符合这样标准的公司纳入的时候,很可能就是这些公司大涨之后。然而你剔除的出指数的公司,恰恰是之前暴跌的公司。

指数这样的编制规则,当然是会保证指数中的公司永远是把弱的去掉,保证我们在一家公司彻底毁灭前可以不持有它。这个问题你别看现在并不严重,但未来真的出现上市公司过多,很多公司的股价一万年不涨甚至大量公司退市的时候就非常重要。这是优点。

缺点当然是高买低卖。好在每次调整的公司不会太多,问题并不太严重。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你说的也许可以实现。但小心有些被剔除出指数的成分股真的彻底毁灭的时候会给你的组合带来伤害。我自己不会用这种方式创建组合。

原文信息

作者:ETF拯救世界

发布时间:2017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