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两市强力反弹。据说沪指创了两年单日涨幅新高。
估值方面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小幅反弹。都没有脱离低估区域,全市场历史低估一日游,又跳出去了。关于估值,昨天说的很详细了。今天说说情绪。
我一直说,金融市场决定涨跌的是三件事,叫做估值、资金、情绪。
估值是金融市场涨跌的基础。它既包含了静态以及动态的估值数据,也包括了行业增长、宏观经济发展等问题。
资金主要是说金融货币政策的改变带来的“水量”变化。比如加息降息,加杠杆降杠杆,都会对金融市场的水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水量的多少决定了金融市场的涨跌,也决定了中短期金融市场的估值。
情绪则反应的是参与金融市场的这些人的人性波动。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牛市会情绪激昂,熊市会心灰意冷。在中国,情绪化更加明显。第一是由于机构投资者占比较少,理性投资者不多。第二是人们对于财富的追求特别强烈。第三是投资者本身极不成熟,财商极低。
这三者都非常重要。估值决定了长期的顶和底。资金和情绪决定了中短期会怎样。
各位思考一下上面这句话,其实会非常有意思。这句话后面的内涵,是,估值即使特别低或者特别高,也不代表中短期就会见顶和见底。也就是说,你在估值低位加满杠杆或者估值高位开始做空,都有可能被资金和情绪干死。
因为你不懂,资金和情绪是不管估值的。
当然,最终估值才是最重要的。
情绪这个东西很有意思。看不见摸不到,只能靠你去感知。在遥远的过去,没有互联网,聪明人会到营业部门口去数自行车,以此来判断市场情绪温度。
有了互联网,观察情绪就变得更加容易。比如我以前经常在雪球提出一些话题,观察回帖的人情绪如何。如果我理性看空的时候,骂我的人很多,被骂的很惨,就说明市场危险了。如果没人骂了,说明看多的都被套了,没有兴趣来回帖了,可能短期底部就见到了。
这只是观察情绪的一个方面。还有很多方法。还是在雪球,各种各样的人你都关注一下,你就会发现人们的情绪波动非常大。包括回帖评论。如果有些人某段时间做得好,评论里一片歌功颂德,买入的标的又不断地涨涨涨,没有任何反对意见出现,那你就应该小心。尤其是年初那样,几乎所有买入蓝筹的大v 全都赚了不少群情激昂,你就知道危险真的不远。
关于情绪,还有一个要把握的地方,在于人们对于利空的理解。比如最近的贸易战。你会看到突然之间,一个周末各种各样对于未来的担忧,对于现实的不满全都喷发了出来。在这样情绪的带动下,周一再次暴跌。然而如果你够理性,你就应该知道,未来未必有那么差。人们之所以这么悲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最近股市暴跌。暴跌导致的情绪波动又反过来影响股市继续暴跌。
其实,只需要三根阳线,70%的人情绪会极度缓和,开始憧憬美好的未来。
趋势变好,所有人都会不再想什么贸易战的影响。
很多人以为自己够理性的看待经济问题,其实,他是受到了环境的影响,先带了主观情绪去分析而已。一个传染两个,两个传染十个。情绪就像病毒一样传染开来。悲观,乐观,都是如此。
想要战胜情绪的传染,也像拒绝病毒一样,你需要先打疫苗。最有效的疫苗就是理性和独立。拒绝人云亦云。当然,这非常非常难。人类是群居动物,大多数情况下,与别人待在一起是最安全的。可惜,在证券市场上,你跟别人在一起就是旅鼠和羊群,就是被宰杀的命运。所以,一定要独立思考。我一再说,别人说什么,根本不重要。只要你的投资逻辑合理,投资体系完整健全,对于收益和风险有很好的控制,不要管别人说什么。在这个市场上,大多数人根本就不知道怎么赚钱,也赚不到钱。包括很多有名的人。一个人有名气,不代表任何事情。更不代表他能在股市赚钱。所以,不要盲目跟从他人。有自己的独立思维最最最重要。
独立思维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始终如一的标准。牛市中,熊市中,标准都要统一。情绪和理性不随外界变化而受到影响。这是思维模式上。当然同样重要的,是搭配一套行之有效的交易体系以及判断依据。这是你独立的理性基础。
当然,不要为了独立而独立。独立思考这件事很有意思。比如在牛市中,大家都觉得要涨你一定要觉得会跌。那你最终也赚不到什么钱。在极端的时候,多一些独立。在大众疯狂的时候,尤其是前期和中期,顺势而为。与大众待在一起,看起来是与大家一起疯狂,其实内心无比理性。在狂欢结束前,理性离开。
今天说了这么多,恐怕很多东西很多年后大家才会理解。比如,人们是如何在最底部群体性悲观的。人们越悲观,跌的越厉害。跌得越厉害,人们越悲观。其实呢,事后看,什么事儿都没有。当然,也会有不同。那就是我们口袋里的钱多了很多。
大家注意,如果有收不到邮件等情况请微信联系我。不要邮件反映情况。一个是慢,一个是我可能很久才能看到。邮件只是用来提问的。
回答问题:暂停一天
再次提醒大家,收不到邮件就去垃圾箱和订阅邮件看。绝大部分时间收不到的邮件都在里面!
大家有问题就回复邮件,如果没有及时回答你的问题不必着急。如果你写信的日期已经超过上面的日期,你又觉得自己的问题很重要,可以再次发送邮件。
估值图:
特别说明:本数据源取自专业数据提供商,准确性没有问题;估值计算模型由团队独立开发,导致计算结果与中证公司公布的不同。这点是必然的,由于中证公司公布的市盈率银行等大盘股占据巨大的权重,导致计算结果存在极大的误导性,我们才独立开发这套A 股估值系统。
建议大家理性看待所有包括大盘股的官方公布的市盈率、市净率数据。
官方公布的小盘股双率数据相对来说准确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