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两市各指数下跌,指数估值下降。现在每天基本上是6、7 家公司公布年报,所以来自业绩增长的估值下降成分并不多。更多的还是要靠价格的涨跌。从3 月15 日开始,公布业绩的公司会开始增加。到3 月底大概会有一半的公司披露年报。到4 月披露完毕。最后三天会有500 家公司进行披露。
今天正文依然不多说,还是抓紧时间回答各位的问题来信,争取尽快把历史遗留问题清理干净,以后做到当天来信当天回答问题。
今天回答三个问题。
大家注意,如果有收不到邮件等情况请微信联系我。不要邮件反映情况。一个是慢,一个是我可能很久才能看到。邮件只是用来提问的。
回答问题:2017 年4 月25 日”从总仓位来看,保守-激进的仓位应该是18-26-35%。
-----最近您总提到的仓位,仅仅指A 股的仓位呢,还是总体仓位呀?
如果仅是A 股仓位的话,那总仓位如何确认比较理性呢?“我这里说的仓位,是根据全市场估值反推的仓位建议。也就是说,比如,如果全市场估值在50%的地方,那么,激进仓位可以给50%,最保守的人也应该买入25%。大多数人就可以在25%-50%之间找到自己舒服的位置。这里说的是准备投资于A 股的全部金融资产仓位。比如你有100 万要投资A 股,那么这时候激进的可以买50 万,保守的是25 万。
理性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一般的金融教科书认为,风险越大,收益也会越大。对于指数基金来说,如果我们认为它不会死亡,那么就可以认为,没有本金永久消失的问题。
这里的风险就是长期无法获得满意回报的风险。
风险越大,收益越大在理论上是可以解释通的。举例来说,一个品种的下跌风险是25%,预期收益率是25%。另一个品种的下跌风险是30%,预期收益率是30%。这样的情况是合理的。因为想要得到更高的收益率,你就要承受可能更大的下跌风险。否则,大家可以想想,如果这两个品种,一个预期收益率是25%,一个是30%,而下跌风险都是20%,那么,那个预期收益率是25%的品种还会存在吗?不会的。理论上讲,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
然而有时候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比如在2015 年5 月,A 股估值超过70 倍。那里的风险非常大,但是预期收益应该给的很低很低。这种情况买入或者持有很难有好的收益。所以那时候的风险与收益率明显不成正比,所以那些所谓的永久持有股票才会取得最大收益的理论可以说禁不起推敲。
基于这个考虑,我们要做的就是识别这个市场,这个时点的下跌风险与尽可能最大化的收益率的比率。我们用历史区间百分比这个极度简化的指标,指导我们投入的比重。尽量提高收益率的基础上,规避长期收益率无法让我们满意的风险。
但是要注意,随着估值的降低,百分比的减少,上涨的概率开始快速增加,越接近历史底部,仓位提高的速度应该加快。
同时,历史百分比也不应该是唯一确定仓位的理由。这以后再详细说。
”如果某个指数到估值20 的时候可以买入,但是现在呢是22(指数是8000 点)那按道理我们应该不会作为长期计划来买入。
然后我们等了一年,终于等到估值降到20 甚至更低比如18,但是,这一年里指数成分股的利润大增,使得指数达到了10000 点。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虽然买的估值更低,但是对于每一份ETF 基金,付出的价格却更高了。
所以,一方面看估值买入肯定是稳妥的,但是怎么避免估值降低、指数却提升的情况呢?“当然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在这两年我们的各种交易中,你应该已经观察到我是如何应对这种问题的。
首先,在一个我们感兴趣的品种“不贵”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下手。比如2016年底我们买入第一份医药的时候,它的估值高达47 倍。为什么在那么高买入?
很简单,就是为了避免你说的,苦等最低最后买不到。
不出所料,一年多过去,47 倍买入的医药并没有赚什么大钱。因为太高了。这就是我们只在47 倍买入一份的原因——我们控制仓位试探买入,对未来的收益率,这一份并不会造成什么损失。目前指数不变,估值已经下降接近20%。所以我们开始加大买入频率与力度了。
这就是第一个应对之策。
第二个,你注意我们开的三个目标市值。都不是在历史最低的时候开的。而是进入历史最低10%区间就已经开了。目标市值是一个对估值要求很严的策略,因为这里我们就要大笔投入了。这个我们不等最低,同时已经比较便宜,我们就会大笔买入。目标市值策略的买入,意味着已经完全布局。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你说的这种情况。
第三,会不会出现,既没有到我们试探买入的地方,更没有到最低估值区间就开始上涨的?也许会有。但我要说,如果一个品种,连试探买入的条件都没有达到,它涨了,你一点都不要觉得可惜。因为试探性买入的标准是非常宽松的,这个都达不到,说明那个品种真的不值得买。
”因为注册制和退市的制度,未来有没有可能存在A 股市场估值中枢大幅度下移的情况?按照西格尔教授的数据,咱们A 股属于估值比较高的市场。若咱们根据历史数据比例将绝大部分资金投入后,才发生估值中枢下移的情况,也许真的会发生你历史盈利均值回归的情况“有可能。但是再说一次,我们不仅仅是按照历史数据投资的。我们会横向纵向反复比较,同时会采用各种降低成本的策略。如果我们整个体系长期在A 股收益率很低,那么可以说,现在投资A 股的人,绝大多数长期将非常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