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两市各指数涨跌不一。医药、养老继续大涨,而金融为代表的大盘指数下跌。在估值上也有所体现,不多说。
目前全市场估值基本又回到了鸡肋的状况。我们的仓位也总体来说比较合适。
很大仓位也在比较强势的医药和养老上面,可以说比较舒服。
最近一两年,环保指数表现欠佳。虽然业绩增长很快,估值很低了,但依然涨不动。市场预期PPP 模式出现问题,导致大量环保基建企业有问题,所以不愿意买。哪怕增长快,估值低。
其实各位应该了解,这并不新鲜。去年医药不涨,不正是因为绝大多数人判断两票制对医药行业有所冲击吗。结果今年涨起来再看,坏消息又没了?我投资指数,不会管那些人云亦云的东西。该配置就配置,低了就多买点。控制量,做到即使错了,也不会伤筋动骨就ok。所以不用管那么多,我坚信环保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我一直说,指数基金是不死的。只要你的成本够低,早晚有赚钱的一天。然而分级B 就不一定了……今天150023 继续跌停。从2015 年的1.306 跌到0.247,已经下跌81%。
哪怕你今年3 月跌破趋势线买入,2 个月已经损失40%。可以说杀人于无形。你去看看它的K 线,想象一下自己持有它,我想你一定会冒冷汗。我们做投资,永远,永远要避免自己陷入这样的境地。
巴菲特有句著名的话,做投资,最重要的第一条是不赔钱,第二条是看第一条。不赔钱的重要性我想很多朋友的意识中依然没有足够重视。这里说的不赔钱,当然不是说短期下跌都不可以接受,而是说长期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也不是说任何投资都一定要赚钱,而是说你在赚钱品种上赚到的一定要远远大于赔钱品种上赔的。比如说,你只有0.1%的深成B,那其实毫无所谓了。
看起来,这次深成B 的暴跌,是因为政策的原因。赔钱的人当然可以把责任归罪于政策制定者,然而我们心里应该清楚的是,只要抱有疯狂赌博的心态,哪怕这次不出事,也一定会有出事的一天。只是早晚而已。买入一个溢价超过100%的品种,甚至重仓满仓,很难说这是一种理性的投资行为。分级A 最近的暴涨,应该更能坚定各位的投资理念,那就是,打折买入,总有一天会有好的收益。买便宜货总是没错!
今年比较可惜的,是分级基金消失前,最后一波分级A 的红利没有吃到。
各位可以看之前我讨论分级A 那一封邮件,几个月前。非常巧,那正是分级A 开始启动的前夜。这次机会没有把握,说实话比较可惜。也是值得反思的。我的投资体系一般来说是属于量化体系,会设计好各个品种的出现各种情况后如何应对。对于突发的新情况,系统中没有应对策略,就会无计可施。对于分级基金突然要提前转指数基金,无论是2020 还是6 月底,这种情况都没有及时跟进补充策略,是失误之一。反思这次失误后,也导致我的体系将进行又一次升级。升级的目的,是如何快速的应对新情况的出现,在体系中快速建立应对策略。
但是,无论如何,分级基金的消失已经是注定的事情了。我个人觉得非常可惜。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品种。
油气、养老、医药每天都在新高。我知道很多朋友已经不太拿得住了。这很正常。不过我想,你应该借着这次机会,训练一下自己。任何五倍十倍的收益,都是从5%、10%、30%、50%、100%、200%……一点点涨起来的。
每次小苗发芽你就要把它拔起来,那么它永远无法长成参天大树。不过实在忍不住也无所谓。卖到舒服。之后如果涨的特别好,你自然会后悔,那么下次就有机会做的更好一点了。指数基金其实比股票要容易坚持的多,股票才是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卖才比较好。
这里,我再给拿不住的朋友推荐一种卖出策略。
你买入一个品种,可以预先设定一个涨幅。比如20%。这是你的保底收益。
涨幅不到20%,绝对不卖。到了,就进入机动区间。如果它一直在涨,那么你就继续持有,但是注意要实时跟踪。新高当然不卖,但是你要观察回调幅度。你可以设定一个幅度,比如5%或者10%。如果从最高点回调到这个幅度,那么就卖出。举例,你1 块钱买入一个品种,涨到1.2,超过保底收益,开始跟踪。一路上涨到1.4,然后突然开始回调,跌10%到1.26,你就果断卖出。如果是涨到1.3,下跌10%是1.17,低于你的保底收益,那么你就要在1.2 果断卖出。拿到最低收益20%。
这里的最低保底收益和回调幅度都是假设,你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这也是很多人会使用的一种卖出方式,可以参考。我称之为利润跟随。
大家注意,如果有收不到邮件等情况请微信联系我。不要邮件反映情况。一个是慢,一个是我可能很久才能看到。邮件只是用来提问的。
回答问题:暂停一天
再次提醒大家,收不到邮件就去垃圾箱和订阅邮件看。绝大部分时间收不到的邮件都在里面!
大家有问题就回复邮件,如果没有及时回答你的问题不必着急。如果你写信的日期已经超过上面的日期,你又觉得自己的问题很重要,可以再次发送邮件。
估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