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两市各指数涨跌互现。全市场估值再次创出2012 年11 月以来新低。
下周将是极为重要的时间窗口,有一千多家公司将集中披露半年报。估值也会变动比较大。毕竟三个月的业绩增长相当于大盘下跌3%。随着披露家数的增加,半年报利润增长也由之前的15+降到了13+。我预计全部报表出来后,整体增长能有9%-10%左右。医药养老消费增速依然维持较高水平。
分别在18+、20+和16+。整体相对其他行业已经算是不错。
前几天有朋友在微博和我说有球球大v 私募被迫割肉卖出。我去看了看,原来是该私募基金经理买入了一些垃圾债,踩了雷,有部分投资者信心不足赎回,由于踩雷债券无法卖出,必须被迫卖出其它品种,被动减仓。
看邮件的老朋友其实应该有印象之前每个季度都会对球球大v 私募排行有个简单梳理。结论其实也很简单: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长胜之人。你不能要求一个人或一个投资经理在每个时间段都做的特别好。道理也很简单。
如果一个人可以每个时间段都做得好,那么金融市场的复利效应将会让他的财富越滚越多,最后地球也容不下他了。既然历史上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就说明一个人不可能每个时期都特别好。你这个时期表现特别好,下一个时期表现很差的机会就比较大。毕竟要均值回归。没错,有一个私募常年表现特别好,他现在在里面呢。
均值回归是我特别确认的一项金融投资铁律。你知不知道一个基金或者管理人,为什么某段时间会特别好。我说的特别好就是前三前十那种。那是因为大概率,他的赌性特别大。只有他重仓赌,才会在某段时间内表现特别好。
如果赶上风口,又赌性很大,那么在某段时间就会表现很好。不过风总有过去的那天,风格转换,牛熊交替,赌性大的人终究要均值回归。
所以各位投资基金也好,投资股票或者行业也好,始终要记得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对于表现太好的,要谨慎。这位基金经理也表示,这次赎回的,都是2 年前他表现很好的时候去申购的人。这两年这些人大失所望,没有如想象般赚钱,又踩了雷,所以赎回。这就说明一个问题,这些人极其不成熟。追表现好的,杀表现差的。
那么我们选择基金经理或者基金的时候,或者,你把自己当做一个基金经理的时候,你就要追求一个目标,即,在每个时间段争取进入所有投资者收益率的前1/3,或者要求高点,1/4。不要太靠前,太靠前说明你赌的太厉害。
熊市别人都赔30%-70%,你不赔钱,你最牛,我跟你讲,这并不是好事。
只能说你仓位太低。牛市来了你什么都吃不到。牛市也一样,你表现特好,大盘涨100%,你赚200%,也是赌性大,熊市来了你死的概率很大。
所以,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前1/3 或者1/4。今年A 股下跌20%多,从基金到球球大v 发的私募大概率下跌十几二十个点,有些私募4、5 月发行产品也跌了25%。没有任何短期交易的,每个月简简单单交易几次的ETF 计划下跌5.5%。我没有具体统计过,不过这样的成绩应该是能进入前1/4-1/3的。有空我会统计一下,如果这个表现更好,比如前10%或者前5%,那我一定会加快建仓频率。
还是因为我相信均值回归。大熊市表现好,我们的操作策略来看,一定是仓位过低了。
所以,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客观、正确的认识自己。有人某段时间表现特别好,会认为是因为自己NB,自己能力强。其实,真的未必。运气因素其实很大。只是无论是投资者自己,还是旁观者的角度,都无法客观正确认识这一点。所以,还是延续以前的思路,以前的风格,以前的策略。风水轮流转,不改变,就会被均值回归。
金融投资,第一重要是不永久性的亏损本金。第二是总是比平均水平高一点。
无论牛市,熊市,只要你做到了经常性的保持在第一阵营,又不会表现太好,那说明你就一定是个特别成熟特别优秀的投资者。你的资产增加速度一定反倒是最快的那个。
说到底,还是要做到主动退一步。这点咱们都要向老祖宗范蠡学习,这可能才是真正的商业之神。最巅峰的时候就退回去,然后再次东山再起,再退,再起。大道相通,除了投资,历史人物,能够善终的,大多如此。一个想法,不一定对。
大家注意,如果有收不到邮件等情况请微信联系我。不要邮件反映情况。一个是慢,一个是我可能很久才能看到。邮件只是用来提问的。
回答问题:暂停一天----------------------------------------------------
再次提醒大家,收不到邮件就去垃圾箱和订阅邮件看。绝大部分时间收不到的邮件都在里面!
大家有问题就回复邮件,如果没有及时回答你的问题不必着急。如果你写信的日期已经超过上面的日期,你又觉得自己的问题很重要,可以再次发送邮件。
估值图:
特别说明:本数据源取自专业数据提供商,准确性没有问题;估值计算模型由团队独立开发,导致计算结果与中证公司公布的不同。这点是必然的,由于中证公司公布的市盈率银行等大盘股占据巨大的权重,导致计算结果存在极大的误导性,我们才独立开发这套A 股估值系统。
建议大家理性看待所有包括大盘股的官方公布的市盈率、市净率数据。
官方公布的小盘股双率数据相对来说准确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