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两市各指数下跌,指数估值小幅下降。不用多说。
最近各位可能发现指数估值总是变化很小。这是必然的。你50 倍估值,跌10%是5 倍。20 倍估值,跌10%只波动2 倍。所以波动的绝对数值变小很正常。
2017 年12 月9 日,我在邮件里首次介绍“半値八掛け二割引”。
大致意思是,日本人认为,某不死的品种跌到最高价位32%就是底部区域。
经过我的研究,发现32%并不是绝对大底,20%才是。也就是说,一个品种最高100 块,跌到20 块就是绝对大底。历史上除了白银,我还没发现有跌过80%的不死品种。这里我截取一段当日的邮件内容,各位可以重温一下:
"很有意思。各位知道,我们用的k 线蜡烛图,就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人搞这些东西还是有点意思。这个结论我认为绝对不适用于股票,因为股票是没底的。不是说所有股票没底,是一部分股票最终会退市,一无所有。这个结论如果有用,一定是到了那个位置要压重注上去才会有好的收益。对于股票来说,你压了重注,最终退市,恐怕就要出事。
但是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么对于指数投资来说就相当有指导意义。那么问题就是,它成立吗?我们来一起看看历史上几次指数暴跌的极限跌幅吧。不要看太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1989 年底,日经225 指数在连涨15 年,从3700 点涨到38957 点后,开始暴跌,最低跌到2003 年的7600 点,下跌80%。跌到只剩20%。按照上面32%的说法,是到2001 年跌到12466 实现的。注意,虽然一个是32%,一个是20%,
看起来好像差不多。但如果你在12466 买入,到7600,是又会损失39%。而且一直到2013 年,你才会解套。这是又过了12 年。
2000 年,纳斯达克指数连涨20 多年,从70 多点涨到5100 点后,暴跌三年,跌到1100 点,下跌78%。跌到还剩22%。按照32%的说法,应该是1600 点。
如果你1600 点买入,还是会损失32%。这次回本的时间短了很多,在2002 年买入,2003 年就可以开始赚钱。当然,到了08 年金融危机又被干掉了。不过到现在,纳斯达克已经到了6900 点,15 年收益4 倍多,也还算不错了。
07 年恒生最高31958,08 年最低10676。下跌67%,还剩33%。完美!!!
再看大A。深综指在2008 年初最高到1584,最低跌到452 点,下跌71%,还剩29%。如果你在32%买入,几乎不会有损失,然而到2015 年最高涨到3100,收益会是6 倍多。即使到现在也有将近4 倍。
再看原油。NY 油价是2013 年涨到最高112 开始崩盘。最低点是26 块,下跌77%,还剩23%。32%是35 块,如果35 买,依然会浮亏不少,但到现在也是赚60%多。
再看汇率。英镑/美元从1980 年的2.45 跌到1985 年的1.05,下跌幅度是57%,还剩43%。并没有跌到32%的极限。美元/日元是从1982 年的277 跌到2011年的75,跌幅73%,还剩27%。接近32%。
黄金价格从2011 年的1923(再吹一次,当时本人1800 多清仓持有了几年的黄金。博客直播),跌到2015 年1045,跌幅46%。如果按照32%计算,应该跌到615。
好了,大致回顾历史上几次最极限的跌幅后,咱们应该明白一件事,对于几十年一遇的大熊市,32%绝对不是铁底。从上面观察,20%左右才是真正的超级大铁底。那个地方买入只输时间绝不赔钱。当然我说的是指数类的品种。"
谁能想到,几个月后A 股又有品种接近80%了。当然就是伟大的传媒:2015年最高点至今,传媒跌幅超过75%。距离我定义的80%大底只剩一步之遥。当然,要真的到,还要跌20%。我观察的股票指数,真的跌到80%的,只有90年代日经指数一个。纳斯达克大崩盘也只跌了78%而已。很多人印象中的辣鸡日经指数,从80%大底到现在,也涨了245%了。
这次传媒会不会给我们一个印证理论的机会?
传媒之所以连续几年成为A 股最垃圾指数,根源来自于当年的疯狂。2013 年,当别的指数步履蹒跚,50 300 跌幅都在十几个点的时候,传媒竟然年度暴涨超过100%。2015 年再接再厉,最高点涨幅超过160%,估值从2012 年最低的30 倍飙升到2015 年的120 多倍。终于,还了3 年债,跌了75%,估值竟然跌到了21 倍……会有80%的跌幅吗?咱们拭目以待!我预计如果纯左侧买入,跌幅到77%-78%的地方我会买满目标市值。
今天开车没有医药。其实我也是犹豫了半天。最终决定暂缓一下。最主要的原因是仓位并不缺。算上养老已经13%了。继续加仓需要再给一点空间或者时间。
至于只发车一份,也很简单,也是因为目前这个区域仓位已经比较合适。目前除了军工所有指数趋势依然非常差,不宜补仓过快。
还是那句话,各位家里都没矿,没有大量的无限现金流,漫漫熊途,悠着点。不过我越来越感觉,一波快速建仓的机会又不远了。目前这个估值位置非常敏感。
未来我们加大力度建仓是两个条件,第一是PB 迅速下降至1.7 左右。第二个是大部分指数趋势走好。要不就便宜,要不就趋势转折。就这么简单。
大家注意,如果有收不到邮件等情况请微信联系我。不要邮件反映情况。一个是慢,一个是我可能很久才能看到。邮件只是用来提问的。
回答问题:暂停一天
再次提醒大家,收不到邮件就去垃圾箱和订阅邮件看。绝大部分时间收不到的邮件都在里面!
大家有问题就回复邮件,如果没有及时回答你的问题不必着急。如果你写信的日期已经超过上面的日期,你又觉得自己的问题很重要,可以再次发送邮件。
估值图:
特别说明:本数据源取自专业数据提供商,准确性没有问题;估值计算模型由团队独立开发,导致计算结果与中证公司公布的不同。这点是必然的,由于中证公司公布的市盈率银行等大盘股占据巨大的权重,导致计算结果存在极大的误导性,我们才独立开发这套A 股估值系统。建议大家理性看待所有包括大盘股的官方公布的市盈率、市净率数据。官方公布的小盘股双率数据相对来说准确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