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各指数小幅反弹,估值变化不大,不多说。
写了三年多邮件,昨天发生了极少极少因为太忙没有按时发送邮件的情况。
因为在微信朋友圈做出了说明,绝大多数朋友都能了解。个别不知道怎么看朋友圈或者朋友圈内容太多没看到的,下次如果还是收不到建议先去看我的朋友圈。
另外,由于这份邮件是按照“交易日”计数,即,没有发送邮件则不会扣除相应的时长,所以各位不必担心没有发邮件还扣时间,在我这里是永远不会蝇营狗苟的做这些事。未来我不敢保证每天都会按时发送,尤其是目前这种不断震荡估值变化不大,如果赶上我特别忙又或者是生病了之类,可能会暂停一天。还需要各位理解。
其实各位可以从根上体会一下这份邮件到底能为各位带来什么。
估值自然不必说。大家从十年前的博客上就能看到我按照估值投资,2015年股灾一战成名后,无数人开始画历史估值图。每个人的数据来源,计算方式都不同,我的这套数据,一定是估值邮件,以及我的投资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其次,我希望帮助大家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投资体系。你的投资体系未必要与我一样,但我希望提供给你的是我对量化投资这件事的一些思考以及成果。
我把整套体系,每个策略都用理论以及实例向你不断展示,希望对你有用。
然后是经验。数据每个人都可以计算,策略与体系抄走也很容易。但我带着量化思路去观察A 股乃至全球各个市场,以及真刀真枪的实操经验,恐怕没几个人有。我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金融市场的历史,结合目前的情况,对未来有个大致的勾勒与预期。这也是这份邮件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我相信三年多的老朋友对这些东西已经有了了解,所以暂停一天邮件影响微乎其微。但可能有些新朋友对于很多东西还是比较模糊,希望不断吸收营养,暂停一天就会比较难受。这个我也理解。以后会尽量写新东西的时候也把以前说过的东西结合实际继续说。还有一个有趣的,是我认为,即使是说以前的东西,绝大多数老朋友依然会有新的感受。就像你去翻以前邮件的时候,一定会有新感受一样。
再说说英国。
前几天说了,英国目前的点位低于18 年前。21 世纪基本没涨。相信熟悉我的朋友都了解我的理论:以十年计,如果某个品种没涨或者跌了,通常是因为之前十年太过疯狂,在还债。然而如果它真的十年不动,那么又为未来的大涨积蓄了力量。
英国这样的国家,用二十年疯狂,二十年回归也非常正常。
2000 年到2018 年,英国没有涨,还跌了。那么1990-2000,以及1980-2000 英国的表现呢?
2000 年,英国富时100 最高点位6930 点。而在1990 年,它的点位是1974 点。十年涨了251%。年化13%+。我个人认为非常厉害了。由于富时100 成立于1984 年,所以我只有84 年的数据。1984 年它的点位是984 点。所以十六年的涨幅是604%。年化收益率还是13%+。各位要知道,13%的年化涨幅已经太厉害。——这还不算股息。我毛估估英国股息说差点2%,则复利是多少各位自己算。然而更厉害的是这十六年的表现。
从1984 年到2000 年的16 年中,上涨年份是14 年,只有两年下跌。这样疯狂的市场,20 年不涨简直太正常了。
但是根据我的理论,我相信未来二十年英国会有不错的表现。至少不会出现二十年涨幅为0 的情况。更何况它的估值已经降到了14 倍。
有人说,欧洲不行了,英国不行了,股市没希望了。
各位要清楚两件事。
第一,一个国家股市涨不涨,和它的经济发展速度并非成正比。GDP 低速增长,股市涨幅未必会低于GDP 高速增长的国家。与很多因素有关,最重要的当然是估值。这里不展开说。
第二,发达国家的重要指数成分股,基本上都是国际大公司。所以你打开美国、英国、德国的指数成分表,你会发现你日常生活中消费的各种产品,各种公司都在里面。你在中国如此,你到亚洲任何一个国家,到非洲,欧洲,澳洲甚至南极洲依然如此。这些国际大公司不可能同时死,这点要清楚。
总之,我认为英国德国确实有投资价值了。我自己也会在美股账户小幅加仓英国指数基金。
大家注意,如果有收不到邮件等情况请微信联系我。不要邮件反映情况。一个是慢,一个是我可能很久才能看到。邮件只是用来提问的。
再次提醒大家,收不到邮件就去垃圾箱和订阅邮件看。绝大部分时间收不到的邮件都在里面!
大家有问题就回复邮件,如果没有及时回答你的问题不必着急。如果你写信的日期已经超过上面的日期,你又觉得自己的问题很重要,可以再次发送邮件。
估值图:
特别说明:本数据源取自专业数据提供商,准确性没有问题;估值计算模型由团队独立开发,导致计算结果与中证公司公布的不同。这点是必然的,由于中证公司公布的市盈率银行等大盘股占据巨大的权重,导致计算结果存在极大的误导性,我们才独立开发这套A 股估值系统。建议大家理性看待所有包括大盘股的官方公布的市盈率、市净率数据。官方公布的小盘股双率数据相对来说准确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