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各指数收盘小幅上涨,指数估值同步升高。
目前来讲,月中发车还有机会。之前说过,仓位的确定,并不只依靠估值确定。时间、空间都要考虑进去。过去二十年,熊市最长的时间就是4 年。如果从2015 年算起至今,已经快3 年。也就是说,留给我们建仓的时间,大概率不超过一年了。
空间方面,看全市场估值依然没有进入低估区域,当然不能满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仓位必须提高。计划来说,目前A 股仓位在40%。极限给到80%的话,已经建仓一半。我们用近三年买了一半,剩下的一半要大概率在一年内买完。
建仓是一个艺术的事情。你要考虑资金效率。比如,如果你几年前就买500,到现在也没赚钱。然而你用这个钱去买货基,都会有接近15%的收益。这就是你的机会成本。然而如果一味地考虑资金效率,有时候会失去大机会。
15%对一个指数来说涨起来是很容易的。看看医药就知道。所以,效率+不失去大的机会,不产生太大的回撤,同时大部分筹码买在距离底部很近的地方,这所有加起来就是我们建仓的目标。
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次建仓机会。本月中,目前看,还有机会。500 并不高,可以继续买。28 倍值得买。输时间不会输钱。(注意它的周线macd+bbi)还可以买的是传媒,但不可以买多。主要问题是增长太差。
说到医药,我想各位应该是很开心。养老也快新高了。这两个品种加起来已经占计划的10%以上仓位,几乎是最重的板块仓位,也是今年最强势的板块。之前说过,医药最多给20%仓位。也就是说目前大概是一半多一点点。
当然没有买够,但还ok。资产配置是这样,你不能某个品种涨得好你就觉得它买少了。50 恒生好的时候,你觉得买少了。油气好的时候,你觉得少了,医药养老好的时候,你觉得少了。如果都满仓,你该是百分之几百的仓位了?轮动吗,你确认可以把握的那么精准?
另外,各位在养老医药上,也应该再次体会到坚定持有的意义。前几天说到正反馈,各位,现在每一个品种,每一个阶段,都是对你自己的正/负反馈。
做的对了,市场给你奖励,做错了,受到惩罚。但我告诉你,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都毫无所谓。因为投资是一辈子的事,做错一次两次没有所谓,金融市场的机会每天都有。最重要是,你从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中学到了什么。
我来告诉大家我过去十几年最大的失败。我几乎从没有赔过大钱,在危险来临之前总是能悄悄撤退。但是我当然也有失败,现在我回头看,我所有的大失败,无一不是因为没有坚定持有!而我所有赚到的大钱,也都来自于坚定持有!
所以,坚定持有,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人性就是如此,你看着自己持有的东西5%、10%、15%、20%、25%、30%的涨上去,一定有冲动获利了结。不然跌下来怎么办?高位卖了,低位买回来不是更好?这就是你失败的原因。想要赚大钱,必须坚定持有。当然不是盲目的持有,而是持有成本低,未来大概率会涨的,又不太贵的品种。
思维层面解决认识问题并不够,还要在技术层面解决无法坚定持有的问题。
解决方法就是我提出的原则:让系统、体系、策略去控制你的操作,而不是思维。医药拿不住了吗?没问题。很正常,说明你是正常人。你完全可以把它转化成目标市值。可以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只要你自己觉得舒服就行。
必须让自己处在不焦虑的状态,这样你才能做得好。
另一个角度讲,医药涨势如此凌厉,距离我们的目标点位13500 也不远了。
像之前的恒生一样,我会平衡。当然平衡后有可能继续涨,但无所谓。目前不用动。看相对估值依然不高,不至于太过着急。还是问那个问题,现在是谁在进场?超级机构?机构?散户?接盘侠?我看,接盘侠还没进场。不急。
咱们先去捡别的垃圾。总有一天,辣鸡又会被追捧。
大家注意,如果有收不到邮件等情况请微信联系我。不要邮件反映情况。一个是慢,一个是我可能很久才能看到。邮件只是用来提问的。
回答问题:暂停一天
再次提醒大家,收不到邮件就去垃圾箱和订阅邮件看。绝大部分时间收不到的邮件都在里面!
大家有问题就回复邮件,如果没有及时回答你的问题不必着急。如果你写信的日期已经超过上面的日期,你又觉得自己的问题很重要,可以再次发送邮件。
估值图:
特别说明:本数据源取自专业数据提供商,准确性没有问题;估值计算模型由团队独立开发,导致计算结果与中证公司公布的不同。这点是必然的,由于中证公司公布的市盈率银行等大盘股占据巨大的权重,导致计算结果存在极大的误导性,我们才独立开发这套A 股估值系统。
建议大家理性看待所有包括大盘股的官方公布的市盈率、市净率数据。
官方公布的小盘股双率数据相对来说准确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