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各指数反弹,指数估值也反弹不少。传媒指数估值反弹尤其多。没有太多说的。
前两天说月底打算买点恒生,结果这几天恒生涨的不错。对于我们希望买回来说,这点涨幅无所谓。关键是交易思路。
目前计划持仓8 份恒生,最高时候有十份。最后一次买入是2016 年4 月1日,转眼已经将近3 年过去。从那以后我们再没有买过一次。三年前的十份,全部都是价值仓位。我们选择哪种思路去交易——是趋势还是价值,如果是价值,选择在哪个价值买入多少,最关键的因素就在于仓位。
我们现在依然持有8 份恒生,价值仓位轻易不会再加。再加也会是五年十年在10%百分位以下的钻石区域加。而本周有可能买入的原因,是趋势有走好的迹象,所以打算买回在2017 年7 月和11 月卖出的部分仓位。
上次说了,你卖出很容易,卖在相对高位也不是很难。难就难在你能不能接回来。这点也非常关键,很多人认为长期持有非常重要,做波段意义不大,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因为你卖在一个阶段高点,真的未必就能在更低的价格买回来。
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你现在回想一下,依然是用策略来解决。比如目标市值,也会有逢高卖出的操作。但你注意,这里的卖出是极为克制的卖出。
我们在低位买入后,除非高估,否则几乎永远不会卖出本金。然后,还会保持“正常”利润仓位。也就是说,即使我们卖错了,也会让大部队继续赚钱。
这点非常非常重要。同时我们知道,“不正常”的利润早晚会回归正常,所以高位卖出的利润大概率会有机会更低的价格买回来。即使没有成功,也不会有致命的问题。
在计划里,与目标市值这样完全机械化的操作不太一样。我会多加一些主观因素在里面。但是绝大部分决策依据,依然是我们的几个基础量化机械策略在发挥作用。
由于腾讯在恒生指数中的比重在10%左右,所以腾讯的趋势走好,对恒生的意义也很大。腾讯是2018 年2 月正式走弱,10 个月后,终于有了趋势转折的态势。恒生也是如此。所以计划会根据情况买回一份。到底买不买还要看接下来两天的走势。
继续回答一个去年的问题。
”债券的价格是波动的。我们主要吃的不是利息,而是波动的差价。
举个例子吧。我们买的7-10 国开债2016 年1 月的净价是107,现在的净价是97。一年多的时间,跌了9%。如果,我是说如果,从现在97,一年时间涨回107,那么收益率就是10.31%。目前国开债收益率在4.4%,加上净价上涨的10%,简单模糊计算我们的实际收益率就可以到14%。
请问E 大:这个国开债收益率的4.4%是不是要持有到期后才能兑现,如果我中途卖出的话就没有了,这样的话,这个收益率就只有纯差价了?望赐教。谢谢!“理解错误。
目前7-10 国开债的净价是99。从价格上看,97-99 涨了2.06%。如果你在4.4%买了,持有到现在正好一年的话,那么你的实际收益率是4.4%+2.06%。
4.4 是做为利息体现在全价中,2.06%是价格波动。你的债券每天都是在计息,你可以理解为,净价不变,你每年可以收息4.4%。不是持有到期才会吃到。
这么想你就懂了。比如,一个十年期债券,年息5%。如果价格不变,利息也不给你,难道第9 年买入的人持有不到一年就能赚50%以上吗?这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要么是价格不断缓慢上升,要么是净价不动,每年把债息给你。
体会一下。
大家注意,如果有收不到邮件等情况请微信联系我。不要邮件反映情况。一个是慢,一个是我可能很久才能看到。邮件只是用来提问的。
再次提醒大家,收不到邮件就去垃圾箱和订阅邮件看。绝大部分时间收不到的邮件都在里面!
大家有问题就回复邮件,如果没有及时回答你的问题不必着急。如果你写信的日期已经超过上面的日期,你又觉得自己的问题很重要,可以再次发送邮件。
估值图:
特别说明:本数据源取自专业数据提供商,准确性没有问题;估值计算模型由团队独立开发,导致计算结果与中证公司公布的不同。这点是必然的,由于中证公司公布的市盈率银行等大盘股占据巨大的权重,导致计算结果存在极大的误导性,我们才独立开发这套A 股估值系统。建议大家理性看待所有包括大盘股的官方公布的市盈率、市净率数据。官方公布的小盘股双率数据相对来说准确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