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注:恒生指数数据推送较慢,大多数情况只能更新前一天数据。
创业板“十年数值”从2009年10月开始取值现处百分位表示今天的估值在历史上所处百分位。例如85%,代表比历史上85%的时间都贵今日估值数据点评:最高、最低区域指数各位观察“现处十年百分位”即可
周五A股反弹,估值变化不大,不细说。
最近科创50几个指数基金同时发行,不仅销售渠道狂推,各券商也强力推荐。
今天,我想从科创50指数基金密集发行,聊聊IPO的问题。
在我看来,科创板的发行,实际上有四层认知维度。
第一层,是最普遍的大众认知。这些人对业绩很差估值很高的科创股票并没有“贵”的意识。别人说好就买,发行ETF就申购。既然理财经理说了是好东西,能挣钱,那就买。
第二层,能够认知到为什么监管层同时大量铺货科创板IPO,同时放开几只科创板ETF发行。很简单,这是因为现在的情况下,需要股民和基民的“闲钱”为我们的科创事业做贡献。其实从A股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为了给国企解困的。
到后来各个时期,股市也是帮国家解决各种融资问题的。由于能够有余力炒股和买基金的人,都是有一定财力的人。这些人很少会把全部身家加杠杆投入,所以抗风险能力较高。做贡献的同时即使有亏损(70%都会亏损),也不会出什么大乱子。很安全的融资渠道。
第三层,股市的存在,非常吊诡的地方在于,它是一个“财富集中器”。它现阶段并不能实现参与者平均资产水平的提升。而是会导致一大部分人资产越炒越少,而赚钱的那一小部分人的资产越来越高。尤其是企业的原始股东,更是会暴富。
(比如xiaomi二把手资产已经超过600亿,前几天减持几十亿。加入小米前他只是高级打工仔。)所以,可以预见的是,这一波科创板公司、ETF集中上市,导致各个公司估值高企(看上表,接近90倍),更是会造成一部分高管创始人暴富。既然有人暴富,就会有人买单。买单者正是追逐新股次新股,追逐新发高估基金的投资者。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股市是个骗局。大量发型高估股票和基金,除了对公司原始股东有利外,对其他人都没有任何好处?
当然不是。那是因为你没看到第四层。
第四层。最关键的一层。
正如普通的商业公司一样:如果没有利润,那么没有人会去开公司。如果没有人开公司,那么你依然活在封建时代。现代生活中的99%好东西你都不会用上。
股市也是一样。正因为有股市这样可以一夜暴富的地方,才会激励无数人放弃安逸的生活,倾家荡产也要创立一家公司,目标就是一家店变两家店,两家店变四家店然后上市套现。也会激励无数资本、创投机构把资金投向那些他们认为有前途的初创公司。
而正是这些无数的初创公司,带来了数不胜数的新发明,新科技,新的商业模式。
人类才能够得以不断向前。
所以,梳理整个四层认知,我们应该了解的是:科创板绝大多数企业高估,对标的ETF也高估。在90倍估值的地方买,中长期看,很难很难很难赚钱。短期有可能赚,但这个难度太大了。参加跨栏比赛,没必要去选那种2米高的栏。选个10厘米的栏不舒服吗。
但是,那么贵的科创板以及其他高估的科技类股票,从股市融资,整体上是有利于行业,有利于国家的。但我们心里要清楚,这个有利于是基于那些赔钱的投资者狂热支持。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你买我鼓掌,搁我我不买”。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短期我无法预测,我拉着你不让你买,以后暴涨了你难免要来骂我。第二,只有有人买,IPO企业才有钱去投入研发创新。创投机构才能套现去支持下一家初创公司。所以你买是在为国家民族做贡献,我一定要鼓掌的。
但我的运气一般,这么高估我买了可能要赔钱,我就不买了。
今天的内容是很少有的从比较宏观的层面思考一些目前A股的本质。可能没有其他邮件内容有具体的操作意义。但我想这样的分级思考层次会启发你对自己操作以及认识新的思考方向。
周五环保连续第二天新高。在其他指数近一个多月大幅调整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难能可贵。当然,也跟它这几年表现太差有关。表现太差导致估值低,估值低导致计划一分钱都没卖,也就能够在它表现好的时候多吃一些。包括一分钱没有卖出的红利也距离新高不远了。富国红利距离净值新高还差1.8%。总体来说,估值表的意义还是非常大的。对于我们整体的仓位配置极具指导意义。
2018年开的环保目标市值,在基准价格没变的情况下,收益率已经接近20%,还算是聊胜于无。目标市值这个策略太天才了,不得不再次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