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是恒生目标市值定期操作日。今天补上。
这次买回的部分是1.52卖出的。而1.52卖出的是之前一次1.318买入的。总体来看,依然在高抛低吸。
这几年恒生表现很不好。2016-2018年,恒生使我们盈利的一大组成部分。但是2018年以后到现在只有波动没有涨幅。
但这正好让我们看看各种策略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
网格不用说了,这几年恒生是吃的最饱的品种。目标市值也相当出色,2018年波动以来,年化跑赢2个多点。这在长期持有策略里面已经非常难得了。
所以我一再强调的是,我给各位提供各个品种的例子,是为了与各位一起观察,我们的策略在上涨、下跌、震荡各种市场中的表现。这样我们才可以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各个策略的优缺点,有的放矢。
上一份策略刚刚说过绝不会再买大盘指数,甚至将要择机减持,周五大盘指数就再次下跌。
大盘指数估值大幅上涨,来源于之前一两次调整成分股。一次是去年12月,一次是6月。共同特点是将这两年涨幅巨大的股票调入。
之前两年市场的表现与以前最大的不同,是大量资金集中于一两百只“核心资产”“赛道股”。
这些赛道股集中式的上涨,带来了股价和成交的集中,于是在成分股调整中被调入大股票指数。
疯狂后面大概率跟着回归。无论你把这些品种吹得多么美妙,在我看来,贵就是贵,贵了我就不买,甚至会毫不犹豫的卖出。我的投资宗旨是绝不为别人接盘,给别人抬轿子。你在大幅暴涨后想把筹码出给我,那就是做梦。即使丧失一些机会,我也会把这条原则贯穿到投资生涯的始终。
前几天看了一下去年底今年初的2021展望。到目前为止,再次完美预测。当时有两个预测,第一个是部分疯狂的板块会有30%-50%的回调。白酒食品饮料等达到了。第二个是大部分股票表现不会差。结果今年500、1000为代表的中小股票表现远超大盘股。当被人称作“三傻”的蓝筹股不断下跌,某些著名品种甚至接近腰斩的时候,我们的500以及500基金在不断的新高。重仓的红利指数到昨天依然在历史新高。
这一切有什么神秘的吗,一点都没有。很简单,就是市场轮动,风格轮换,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界上不会有永远上涨的股票、指数、市场。医药会跌、白酒和食品饮料会跌、中概互联会跌,现在如日中天的环保、新能源、科创依然会跌。
我们依然坚定持有一些未来会跌的品种。但我们的持有不是被人忽悠的多么看好它的未来,我们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卖出时机。持有的人和持有的人是不同的。
除了等待卖出时机,还有一个原因是没有到特别贵,我们就会坚定长线持有一些长期看好的品种,比如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