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注:恒生指数数据推送较慢,大多数情况只能更新前一天数据。
创业板“十年数值”从2009年10月开始取值现处百分位表示今天的估值在历史上所处百分位。例如85%,代表比历史上85%的时间都贵。
今日各指数上涨,涨幅有大小的区别。但基本上都在涨,然而实际上,上涨下跌的个股比例是2714:1781,一小半股票都是下跌的。
所以500和1000涨幅只有0.2和0.1,全市场估值也几乎没有变化。今年至今,300和1000的最大涨幅差距甚至到过超过23个点,现在也有超过20%。
今年毫无疑问是中小盘股跑赢大盘股。很多朋友今年一二月份跟风追入疯狂的大盘蓝筹,结果一直套到年尾。
我们的长线计划在年初大盘股调整前,曾经卖出过一部分50和300,而今年大涨的红利和500一直没有卖出。只在一个月前稍微减持了一份500,因为占比过高了。
这并不是我能预测今年是哪些品种涨得好,而是因为50和300代表的蓝筹大盘股过于疯狂了,小盘股又太萎靡了。其实这么多年我对证券市场所谓轮动的认知就是,轮动一定会发生,会从表现极其出色的品种上面,轮动到表现极其差的品种上面。
所以如果不考虑时间因素,持续的卖出涨幅巨大的品种,低吸长期没有涨的品种,应该是一个很难赔钱的策略。
但这样做的最大问题是效率比较低。因为无论是趋势向好还是趋势很差,其持续的时间可能远远超过你的想象,其高估或低估的时间也可能会很长。
比如食品饮料,谁能想到它在历史上长期的顶部估值,居然在2021年成为了下跌的支撑。
又比如红利,谁能想到它能连续保持10倍以下估值那么久?
所以如果用效率去思考,应该是在轮动的切换点及时换仓。比如年初清仓大盘股,满仓小盘股。上周卖掉小盘股,满仓大盘股。
这样的愿望当然很美好,但我想这应该是非常难的。所以市场风起云涌,时势造英雄。就会每年都会跑出王牌基金经理,然后第二年再换一批。就是肯定有人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做好风格切换,但我想一定没有人可以一直做好风格切换。
你回头看非常清晰的时间空间,一扭头再向前看就又迷迷糊糊了。比如,你当然知道2021怎么做最好,但你2022年应该怎么做,心里有谱吗?
所以我考虑最佳的策略应该还是均衡配置的基础上,侧重配置长期优秀的行业,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动态调整,比如年初卖出大盘基金的行为。
但这里比较关键的点是调仓的力度。如果调整的过猛过快,很容易出现大仓位的低效率。举个例子,这几年有人重仓满仓长期不涨的,估值很低的,分红也很高的金融地产股。
你知道吗我个人认为,大的银行啊,金融地产啊,也许有一天真的会价值回归,大涨特涨。
但这个问题在于,你如果单吊一个行业,甚至一只股票,那其实基本上也与赌博无异。
没错,你赌对了就会封神。比如前两年在球球上有大V单吊地产,甚至全仓加杠杆买某一个股票,一年涨很多倍,于是封神还有出书介绍该股票的。结果这一年多暴跌近95%,多年的收益打回开始。
如果赌不对呢,那就是遥遥无期的低位波动,甚至几乎毫无波动。没错,也许未来真的可能会大幅补涨,但这些年真的能坚定,乐观坚持下去的人,凤毛麟角。
所以我的想法,还是慢慢切换。在某些持仓品种极度高估的时候,慢慢切换到低估品种上。
控制仓位,保证低位品种即使不动也不会影响组合不断新高。当它们真的开始涨,就会接班,完成组合继续新高的任务。
当然了,在我的投资生涯中,我感觉目前又到了一个瓶颈,或者说转折期。我现在要完成的策略完善,就是要再向上一个台阶,争取在风格切换的时候,能够用某些方式识别、调整,将一部分仓位调整到即将爆发的品种上。减少时间成本,更有效率的进行调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