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注:恒生指数数据推送较慢,大多数情况只能更新前一天数据。
创业板“十年数值”从2009年10月开始取值现处百分位表示今天的估值在历史上所处百分位。例如85%,代表比历史上85%的时间都贵。
传媒盘中冲击850线并突破,收盘被死死压制。
这一幕曾经出现在今年1.28。当然那次比这次弱了很多,冲击过程中连碰都没碰到就一个长上影收盘,最终跌到8月见底。
如果能够趁势再涨一波,就可以顺利出掉公布的又一网网格,同时,提醒各位也会触发传媒目标市值的20%临时操作价位。如果我没算错,应该是0.6951.0251.2=0.855可能有些朋友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最近总是在画图很少说“价值”。
其实很简单,价值是什么时候说的,是买的时候说的。卖的时候按照价只买。那么我们现在的状态,是大部分仓位已经建好,考虑的是什么时候卖的问题。
卖的时候恐怕就很难过多考虑“价值”问题。当然,根还是价值。就是这个东西已经有点贵,很贵了。应该卖,但怎么卖?多少钱卖?
拿一个指数来说,你说是40、50、60、70PE卖,还是100、200卖?又或者说,是历史估值的80%、90%、100%卖?
都没有一个可操作的体系。
如果操作不可以梳理成体系,今天这样做,明天那样做,就会出大问题。也绝对不能说是成熟的投资者。
价值不能判断卖点的根源,在于疯狂的时候是没有上限的。而且大利润恰恰出现在疯狂的时候。宁德时代的TTM PE是143倍,这还是利润增长后的。如果你在估值50、60的地方,觉得很贵了,卖了吧。那么错失的就是后面再次翻番的走势。
所以我的理论是,下跌是有底的。无论是绝对值,相对值,又或者是7080这样的经验值,都能大致判断一个品种的底部区域。但上涨那是真的没有顶,你永远也猜不出一个品种到底涨多少幅度,多少估值是顶。所以都说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
实际上,除非有内幕消息,世界上应该就不存在所谓的“会卖的”的人。
所以,巴菲特的解决办法就是买入优质品种,然后不卖。因为他知道卖点找不到。就像他12卖了中石油,然后几个月内涨到20多一样。
所以,卖点必须是通过技术来找。这就是为什么我最近说技术比较多的原因。
当然了,技术也不可能100%对。如果能够100%对,那么所有人都用技术就好了。只能说,估值+技术,保证了不会错的离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