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ETF投资分析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

211214指数估值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3日 16:00

#邮件#2021邮件

图 1

说明:注:恒生指数数据推送较慢,大多数情况只能更新前一天数据。

创业板“十年数值”从2009年10月开始取值现处百分位表示今天的估值在历史上所处百分位。例如85%,代表比历史上85%的时间都贵。

红利继续跌。目前的9.39估值,略高于2020.3的9.32,然后全收益指数已经比那个月上涨了40%。更低的,就是2008年10月的9.31,全收益指数比那时候高了383%。

注意,这两个涨幅是完全没有估值提升,全靠利润增长跑出来的收益率。

利润增速方面,新的红利成分股整体三季度没有增长,ROE是10%多一点。我个人认为,中长期看,这个地方的红利未来拿到7%以上的年化收益率问题不大。至于高能高到哪里,就要看市场情绪怎么给了。

今天港股融创再创数年新低,从最高点到目前,大概两年时间下跌73%。当然,这个成绩比恒D的94%要好一些……其实我之前在邮件里说过融创。看看当时怎么说的:2017年10月18日,有朋友给我私信,说心态崩了。因为融创大涨。大家可以去看看K线,10.18正好是那一波的顶部,之后回调40%以上。当然,2018年底开始,又是一波暴涨直到2020年底。

2017.10.18我是这样写的:“今天又有朋友跟我说,融创涨了那么多,羡慕啊。恒生涨的也不错,可我买的不够多啊。

讲真,很明显的感觉心态有问题了。这一波融创上涨,真的触动了非常多的人。这种现象非常反常,因为很多时候,某只股票上涨再多,也不会让这么多人难受。其实回到一年前,难受的人里90%连看都不会看它一眼。剩下的10%虽然看了,但也没有真的想买。可以说几乎100%的人都不懂它。但为什么这些人会这样后悔呢?

我们谈谈投资视角的问题。

一个品种,你买了,涨了20%。开开心心跟朋友聊天。朋友告诉你,我买了一只股票,涨了50%。这时候你可能有两种心态。第一种是,我赚了20%,很开心。第二种是,我为什么没买那只?我亏了30%。

一个品种,你买了,赚了20%。卖掉后,你可以很开心,也可以很难受。因为虽然和一年前的买入价比,赚了20%。但是一个月前曾经浮盈100%。你是赚了20%还是亏了80%?

一切根源都来自于你的视角。我无法评述哪个视角比较客观和科学,因为人类的心理是非常奇妙的世界。如果一个人持有的股票涨了6倍,但是他很低调,问起来他说,是啊赚了六倍,没赚多少,你会没那么难受。但如果另一个人每天跟你说赚了好多好多,你又会更加难过。

你以为在2007和2015,为什么会有羊群和旅鼠不顾一切的冲向已经涨了很多的股票?因为有人告诉你,我赚大钱了。你来不来?是啊,你来不来?你不来,那可不只是没有赚钱,而是亏了哦。

是的,在很多人心中,没赚,就是亏了。这样的心态该如何调整?我这里没法给你一个确切的答案。人和人是真的不同。有人天生就容易被这样的思维影响,有人就会好很多。当然,大部分人经过心理学训练会有很大改观,当然,人性不灭,很多时候并不是那么简单。其实,能否分清是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非常重要。”我从来不去讨论股票,所以我当时只是讨论了由这只当时被一些大V带的热度异常高的股票带给人们的心理冲击。对了,好像还有大V由于买了恒D,在2020年出了一本关于恒D的书。

这就是我们观察投资世界的一个角度。比如今天有新闻,说有量化私募基金发了5000w奖金。

那这个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第一,量化基金可能要出问题了。第二,私募基金的个人财务问题要被注意到了。

我不敢说100%,但是在投资世界里八九不离十的是,一个人、一个策略、一个组合越火,那么出大事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且这件事是绝对不可能从主观方面有改变的可能。

这里面的逻辑是这样的。

如果一个人,他的投资风格不够激进,那么,他就不可能吸引全场的目光。如果大V不满仓满融港股地产,如果坤儿不满仓白酒,那么,在这些品种在风口的时候,他们就不可能一枝独秀。

然而,也正因为他们的孤注一掷,导致风停了的时候,注定会非常惨烈。

你不可能从主观规避后半场。因为如果你有风险意识,那么你就做不到上半场。在上半场疯狂赚钱的人,一定是豪赌的人。豪赌的人就不会收手,会收手的就不会短期内一枝独秀。

所以这又回到了一个问题,如果豪赌是有效的,那么一直豪赌的人会不会一直成功?答案是也许会,但大概率不会。而且,只要一次,不需要多,只要一次,豪赌的人失败了,那么之前绝大多数的胜利都会付之东流。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刚开始投资的时候听到的一个投资实例:一个女教师,用三万块钱做多铜期货,最终在那场周期盛宴中赚到了4000万。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这可不是什么迪士尼童话。

在之后的下跌行情中,她的4000万变成了12万。这个问题又看你怎么观察了。如果你说她一两年从3万炒到12万也是很成功的,那也对。但你要说她几个月从4000万赔到12万是非常让人沮丧的,也说得通。

总之这个例子让我知道,这件事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她不够疯狂,就不会坚定的从3万赚到4000万。也许40万400万就走了。也正因为她的性格,才会导致4000万到12万的叹息。

所以这十几年来,我的投资路径始终没有变过:我能容忍自己在某个时间段走得慢,甚至不动。但我绝不能让我已经赚到的资产大幅回撤。我要一直往前走,一直新高。

最后说一句,不确定是不是会死的品种,还是不要乱补仓。一定要补,就事先确定一个可以接受的损失额度,补仓金额控制在额度内。然后,时间空间把握好。剩下的就听天由命吧。

图 1

图 1

图 2

图 1

21.12.15

图 1

今天简单说两句。

首先是医药。今天医药利空,据说M又要制裁生物医药领域的公司,几家龙头暴跌。

对全指医药指数还好,因为持仓非常分散。但是对于港股的恒生医疗则是暴跌。我的网格持仓也喜提-13%浮亏。我当然不会有什么心情波动,继续挂单下一网,以及挂单一个大网。

我估计晚上很多医疗主动基金的净值下跌会比较大。因为主动医疗基金一般来说都会重仓大市值的股票,药明之类的。因为药明等股票这两年涨幅巨大,也带着主动医疗基金净值提升明显。

但食得咸鱼抵得渴。享受了上涨,就要承受下跌。

接下来随着医药调整的逐步到位,我们也肯定要继续加仓A股医药品种。我的想法是主动+被动配置没有问题。被动好选,主动很难选出最好的。去年底买入的大摩,今年跑到了医药基金的前列,与其说是选基金的实力,不如说是运气。

能蒙上这一只当然有我自己的选择原因。但对于主动基金来说,我选择的条件并未特别成熟,所以也没法系统地介绍给大家。

不过我有个感想非常深刻,就是主动基金经理变动的也太频繁了点。上面几只基金,能看得上的,经理基本是一两年就换一次。要知道主动基金最关键的就是基金经理,这样变动,根本没法选择。因为你绝对无法知道下一个上任的是什么样的人。

这就是我选择指数基金而非主动基金的最大原因。一个基金经理再好,当他离职,也许所有事情就都变了。不可控的因素过高。

图 1

所以,我为什么只将行业基金的选择标准放宽到主动+被动,因为行业基金变动再离谱,也是在行业内配置股票,最多是选股差些,业绩差一点,不会出现底部清仓的事情。

今天我又研究了一遍医药基金,发现主动的确实太难选了。不可预测的因素太多。指数基金只要选择品种和交易时间点,主动基金要复杂十几倍。包括基金经理,包括规模等等等等。

全指医药12900-13000的第一个长线加仓位又快到了,我大概率应该会选一个主动医药配置在150和S中。而我希望能够大量配置的点位,在12000附近。满仓价格9400-9500。

除了网格,很久没买医药了。个人非常希望有机会继续大量布局,至少将医药长线加仓到10%以上的仓位。

图 1

图 1

图 2

图 1

原文信息

作者:ETF拯救世界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3日

上一篇
← 211216指数估值
下一篇
211210指数估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