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各指数估值
说明:注:恒生指数数据推送较慢,大多数情况只能更新前一天数据。
创业板“十年数值”从2009年10月开始取值现处百分位表示今天的估值在历史上所处百分位。例如85%,代表比历史上85%的时间都贵今日估值数据点评:最高、最低区域指数各位观察“现处十年百分位”即可
市场继续大幅波动。上一封邮件刚说过目前不会去买印度或者越南指数,因为我不想移民到这些国家,结果今天印度就暴跌12%。我想了想,我也不能说永远也不会买,也许有一天会买。但现在印度的估值依然在20多倍,为什么放着10倍的德国和14倍的美国不买我要去买印度,这个我做不到。未来印度很便宜了我会考虑。
说说德国的技术位。目前德国无疑是很便宜了,要知道奔驰和宝马的市值都比上汽集团低很多很多了。我还是觉得这个比较匪夷所思。要不就是上汽太高,要不就是奔驰或者宝马太低。便宜是很便宜,上封邮件说过,便宜不代表不会继续跌。
所以还要看技术。
技术方面,DAX已经跌到了2000年与2007年的高点。这两次高点几乎一样,那么在2013年突破后,就变成了相当牢固的一个支撑位。这个支撑位就是8200左右。如果8200跌破,接下来就要考验最后的上升趋势下轨,大致在6200-6700左右。目前开始大概还要跌20%多的地方。
如果6200还撑不住,我就没有任何支撑概念了。那大概是全面推倒重来的标志。
但我认为那个几率太低太低了。
各位要知道,很多人现在讨论的所谓1929危机。其实当初股市也不是一路大跌的。道指1929年9月见顶后,曾在1930年初反弹50%。当然,关于29年危机过几天我会详细展开说说。
但是各位,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无论多么大的危机,无论最终跌到多么惨,那个最终结束的点位都是一轮特大牛市的起点。就拿最惨最惨的1929来说,各位要知道,我们不要说道指居然跌了90%,就说1929年的高点一直到1954年才再次见到,就知道那是一轮多么惨的大跌。然而你从另一个角度看,就完全是另一个故事:1932年到1954年,指数涨了850%。到1966年,更是涨了2300%。所以是悲剧还是喜剧,完全取决于你开始投资的时间。
美股1929年到1954年,25年没涨。1965到1982,又是17年没涨。接下来的2000-2013,又是13年没涨。看起来十几二十年不涨是不是很可怕。但事实并非如此。还是上面那句话,取决于你在哪里开始投资。
在上面这些时间段的中间,比如1954-1965;1982-2000;2013到2020。这些年份的美股都是大牛市,一路上涨。
好,再看xx年没涨这个区间。所谓25年、17年没涨,是说当年的高点在25年、17年后才见到。如果你在高位满仓买入,当然非常惨。然而如果你要在调整周期的低位买入,当指数回到当年的高点时,你已经赚了很多。就像上面说的,1932到1954,涨了850%。
所以,我们的结论呢?
我们的结论就是,无论你是在熊市后半段还是牛市中买入美股,都能挣大钱。唯一要避免的是在高位买入美股。当美股大幅下调后买入,你赚钱的概率非常非常大。
现在,美股就在大幅下调的路上。你现在应该怎么办?不用我多说。还是那句话,控制好节奏。
说说石油基金。这只基金真的有意思,最近几天居然折价了。
所谓折价,就是场内建议价格低于净值。要知道,目前华宝油气溢价接近40%,也就是说场内交易价格高于净值40%,而石油基金交易价格却低于净值。各位知道,只要同一品种两个市场价格不同,就可以套利。之前溢价,场内价格高于场外,那么我们就可以场内卖出,场外申购。手里的货不变,成本下降。折价呢,当然也可以套利,就是反过来:场内买入,场外赎回。
但这里有问题需要注意。
首先是折溢价率。之前说过,石油基金溢价十几个点的时候放心做。但现在折价只有一个多点,这个安全垫太低了。如果当晚石油公司继续大跌,那么套利就失败了。还有就是费率的问题。石油基金申购是0费率,而赎回是1.5%。这个也需要注意。
但是场内折价总是好事,可以让你没有溢价的情况买入需要的品种,非常好。关于160416石油基金的问题已经说过几次了,包括跨品种套利,本品种套利等问题。可以系统的再回头看看。其实QDIILOF基金真的有很多可以玩的方法,有兴趣的可以研究,以后我也会继续说。
大家注意,如果有收不到邮件等情况请微信联系我。不要邮件反映情况。一个是慢,一个是我可能很久才能看到。邮件只是用来提问的。
再次提醒大家,收不到邮件就去垃圾箱和订阅邮件看。绝大部分时间收不到的邮件都在里面!
大家有问题就回复邮件,如果没有及时回答你的问题不必着急。如果你写信的日期已经超过上面的日期,你又觉得自己的问题很重要,可以再次发送邮件。
估值图:
特别说明:本数据源取自专业数据提供商,准确性没有问题;估值计算模型由团队独立开发,导致计算结果与中证公司公布的不同。这点是必然的,由于中证公司公布的市盈率银行等大盘股占据巨大的权重,导致计算结果存在极大的误导性,我们才独立开发这套A股估值系统。建议大家理性看待所有包括大盘股的官方公布的市盈率、市净率数据。官方公布的小盘股双率数据相对来说准确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