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市场有涨有跌,整体估值小幅升高。目前全市场PEPB基本呈现为五年50%分位,十年35%分位左右。
如之前文章所述,十年的数据已经不太能代表现在以及未来的A股,所以五年数据意义更大一些。
也就是说,目前的29倍左右的A股处于历史以及有可能的未来可能的均值附近。这也与我一直以来的判断,即未来A股估值均值大致在30-35之间大致相符。
那么,在目前这个位置,仓位合适的话,绝对没有意义加太多仓。那么低位品种能不能买,我个人会继续买,那么这种时候就是用换仓的方式,卖出高估,买入低估,保持仓位的同时继续加仓便宜货。
之前的便宜货传媒在周五再次大涨,三个月内吃到了第二次9%的公开网格收益。实际上公开的传媒网格开始到现在,已经跌了20%,但目前这部分已经开始盈利。这就体现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网格策略当然可以在下跌震荡中迅速降低成本。这个不用多说。
第二个是对于这种波动比较大的品种,设置大一点的网格空间非常重要。这次我在传媒设置的是7%,随着买入的网数增多,这个幅度也越来越大。最后再20%多一点的网就可以有9%的收益率。连做两次就打平上面几网的亏损了。
证券的波动空间甚至可以设置到10%。公开的券商网格也已经吃了两网,每一网都在十个点以上,现在第三网又有机会吃进了。也就是说,几个月过去,价格一动没动,20%多的利润已经收进口袋。
再说一次,网格策略绝非最好的策略。当然,世界上也没有最好的策略。它适合一部分人,在某个时间段取得令这部分人满意的收益率而已。如果你要求很高的收益率,它不适合。它可以帮你稳定的提款,在下跌或者震荡的时候为你贡献利润,帮你走过漫漫长夜。
今年两市4000多只股票,涨幅中位数是-5%。13只股票跌幅超过60%;358只股票跌幅超过30%;807只股票跌幅超过20%。按照大多数股票投资者的情况看,追涨杀跌导致的后果一定是收益率远低于股票的涨跌幅,也就是说,对投资者来说,收益率的情况会更惨。
当然有很多牛股。今年涨幅100%以上的股票有233只,涨幅50%以上的股票有558只。环保指数上涨49%。
能买到牛股当然很好,但能不能重仓,能不能从头拿到尾都是问题。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朋友来说,在长期仓位上拿到合理的涨幅,在波段仓位上降成本吃利润,是可复制、可预期的合理方案。
9月15日我们的长期计划创出历史新高后,到目前回撤5个多点。也在这个位置震荡了整整一个多月。然而一个多月中,网格策略继续吃进,继续提款降成本,足以让这一个多月的下跌变坏事为好事,为未来的新高来得更快更猛做出贡献。